养老不仅仅是老人的事情,它也是子女的事情,也是政府的事情,也是从事养老行业的民营企业所需要关注的事情。人人都会变老,要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成。因此政府对养老事业十分重视。这样也就催生了很多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因为一些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养老机构出现后不久就又消失了。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民办养老机构运营困难。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公办和民办两种,从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营情况来看,由于普遍规模较小、缺乏专业人才、各种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导致入住率较低;再加上收费较低,政府补贴力度不大(主要是对床位的一次性补贴),因而运营比较艰难。
其实民营企业尤其是做养老的民营企业是很受政府重视的。国务院于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民政部也制定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政部〔2015〕33号令,下称《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举办养老机构。同时,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服务”也做了具体部署。
然而一家养老机构要想保持良好的生机,除了要依靠政府的扶持,还需要有自身的努力。而在2013年就成立的康宁养老,经过时间的洗礼,发展得势头仍然很旺盛,这是因为它在借助政府资源的同时,不断优化着服务体系,从实践当中不断地进步。这就是为什么在养老机构大幅度减少的市场背景下,康宁养老却越办越好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