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0377-63503366

咨询热线:
0377-63503366

如何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浏览: 时间:2022-11-03


 

1.老年宜居环境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质增量。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央网信办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鼓励和要求新建社区配置健康管理、紧急呼叫等适老化智能产品。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确定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地区30个,推动各地建设改造一批充分兼顾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生活便利需要的无障碍服务设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命名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新鲜社区等992个社区为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中国残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推动增强城乡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包容性,提高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公共交通、公共建筑、居住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方便老年人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的通知》,部署各地加快改进提升交通运输领域便利老年人出行服务,确保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中国残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支持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21年为7.7万名困难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2.老年人社会参与

 

老年教育稳步推进。全国已成立28个省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280多个地市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1457个县(市、区)级社区教育学院;建成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各120多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750多个,省级老年开放大学及老年教育专门机构30所。老年教育学习点在216个市(地),689个县(市、区),4856个乡镇(街道),26698个村(社区)落地。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动在北京市、上海市等6地成立首批军休老年大学。

 

老年人文体活动加快发展。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面向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群众文化机构43531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2524个。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9533个,由文化馆(站)指导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45.49万个,馆办老年大学670个。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老年人群体提供便利服务;指导、推动各方力量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健身赛事活动,加强对老年人的科学健身指导,在重阳节开展“九九重阳”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交流、指导、培训等活动。

3.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推动相关部门出台老年人出行、就医、缴费等方面文件20余个,在全国范围遴选推介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带动各地积极主动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推出多项爱心助老举措,其中“一键接入”累计服务老年客户超8000万人次,“爱心通道”、“面对面”、“专属大字账单”等定制化服务累计服务超百万老年客户;重点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组织首批158家老年人常用的网站和APP推出大字体、大图标、语音引导、内容朗读等特色适老功能。公安部在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开通委托亲属网上代办功能和12123语音服务热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官方APP“掌上12333”设立老年服务专区,电子社保卡推出“长辈版”、“亲情服务”功能。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组织开展2021年“智慧助老”行动,指导各地创新开展“智慧助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公益培训等活动。教育部引导各地和开放大学办学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老龄协会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老年人证电子证照应用试点工作。

 

4.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

 

持续营造养老孝老敬老良好氛围。全国老龄委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乐享智慧老年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敬老月”活动,在全社会开展走访慰问老年人、健康知识普及、法律援助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老龄协会联合开展2021年全国敬老养老助老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推出30部导向正确、创意新颖、题材丰富的优秀敬老养老助老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国家广电总局2021年推出首档忘年共居观察纪实真人秀节目《屋檐之夏》,通过共同生活的方式搭建长辈和年轻人之间的“沟通桥梁”;推出公益节目《忘不了农场》,聚焦中国老年群体,关注认知障碍。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联合开展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完成12.76万份老年人样本数据的采集工作。

 

5.老年人权益保障

 

严厉打击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和涉老诈骗犯罪。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引导老年人及家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工业和信息化部启用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当年发送预警短信/闪信超过5100万条,预警劝阻有效率达60%。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集中侦破主要面向老年人群体高价销售食品、保健品的多个重大典型案件。全国公安机关当年立案查处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犯罪案件190余起,开展线下主题反诈宣传活动1.5万余场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护苗助老”关爱行动,加大老年用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提升老年用品质量水平。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抽查坐便椅、老视成镜、成人纸尿裤、老年手机等老年用品808批次。

 

深化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完善老年人公证服务收费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对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免收遗嘱公证服务费用。司法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印发《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与老龄办建立工作协作、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专项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